其中央企公司的披露率保持领先。具体来看,2020年~2023年央企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分别为55.9%、56★★★.5%、64◆★★■■.7%、83.3%■★■,始终领先于其他类型企业,近两年披露率的提升幅度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图1)。
该文件是为落实2022年国资委发布的《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其中提出中央企业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力争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在此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机构部门,相继发布了《年度ESG行动报告》《粤港澳大湾区ESG行动报告》《金融业ESG行动报告》《“一带一路”ESG行动报告》《年度ESG卓越实践报告》等。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二是ESG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损害了油气★★◆■◆★、煤炭等传统行业的利益。德克萨斯州等依赖这些行业的州政府对ESG的发展持谨慎态度■◆,担心这种趋势会影响该州的经济、税收和就业■◆◆■★★。
ISSB主席EmmanuelFaber在发布会上表示,ISSB准则旨在帮助公司以稳定、可比较和可验证的方式讲述其可持续的故事。同时◆■★,他还强调,更好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会带来更好的经济决策。
鹏华基金指出:“近年来中国可持续投资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新发布的四个指数与国家政策发展方向深入契合,进一步扩充深交所可持续投资产品体系,为市场提供更便利的投资工具■◆◆■■,分享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投资机遇■★。◆◆■”
现在2023年即将落幕◆■◆★★,回顾这一年,ESG领域发生了哪些影响深远的事件呢?一起来看◆◆◆。
9月22日,我国迎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三年来◆★★■◆,我国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能源与化石能源有序替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成效。站在新起点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即将重启★◆■,全国碳市场有望扩围,我国■★■“双碳”经济再添■■■◆■◆“绿色动力”■★■★。
12月22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下称“深证信息◆★■■■★”)集中发布了深证国企ESG指数、深证民企ESG指数、深证ESG成长指数、深证ESG价值指数4条指数,多维度反映深市ESG表现领先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深市ESG指数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建议证监委加快制定本士化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和评级评分规则★■■■★★,兼容国外通用规范和中国社会、文化;ESG信息披露标准优先从上市公司和国企开始,并分行业实施,逐步推广到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和组织,推进公开透明的ESG信息平台构建。全国政协委员王俊寿则建议加强ESG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法规制定,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投资保护等。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末,有1829家A股公司披露ESG相关报告(统计口径为2022年底前上市的公司◆★★,含ESG、可持续发展或社会责任等报告,以下合称“ESG报告”)◆■◆★,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超八成★■◆■★,披露率(“T年”披露“T-1年”的ESG报告,下同)达36.4%,较2020年底提升9.3个百分点,创出历史新高。
2023年股市收官,大多数股民今年在A股的体验并不好◆★,其中不少市场影响力,拥有大量■◆◆◆★★“股东”的股票出现明显下跌走势,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从平均薪酬来看,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ESG人才吸引力洞察报告2023》显示,ESG招聘平均年薪为31.49万元■■◆★■◆。31.49万元的平均年薪,意味着即便属于传统认知上的高薪行业金融,ESG相关岗位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5月4日,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中证央企ESG50指数正式发布◆■★■◆;5月8日,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正式发布。德邦证券指出★◆★◆◆■,一系列央企ESG指数的发布★◆■◆,一方面是对央企在ESG方向取得成绩的认可,发挥其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央企实现价值重估。
年末已至,2023年A股行情也将落下帷幕。本次盘点从地域角度出发■◆,来看看山东板块上市公司2023年的表现如何。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董战峰表示,近年来,我国充分挖掘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潜力,在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拓展绿色发展“新赛道◆■★”,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22年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2.22万亿元◆■■◆★。
央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国计民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也肩负着引领中国式ESG实践的重任◆■■◆◆★,但其在资本市场长期处于低估值水平。本次发布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价值发现白皮书》阐述了ESG对于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用大量ESG数据分析,刻画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和管理方面的进展和趋势,探索基于ESG理念量化评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方面的正向外部影响力和价值创造★★★★◆◆,推动建立更加系统、科学、有效的央企价值发现机制■◆◆★★★。
可供比较的是,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平均招聘薪酬仍最高■◆★,达到12517元★◆★;银行业◆◆、保险业的月薪分别为11779元、11729元,分列二、三名。
其中,《年度ESG行动报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方理论★◆◆★,构建环境、社会、治理“三位一体”ESG评价模型★◆■,并参考国际国内ESG标准指引,对标明晟◆★、富时罗素◆■◆★、中证、国证等国内外评级机构的ESG评价体系■◆★★★◆,构建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劳工部此前出台了一项可持续投资规定,允许养老金管理人在投资决策中考虑ESG因素;而3月初美国参议院却以50比46的投票推翻此新规■■■◆。美国两党之争再次体现在ESG事件上。多数人支持ESG和劳工部的可持续投资规定★◆■★,而多数共和党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考虑ESG因素会损害养老金回报★◆◆■■,抨击通过ESG将气候变化政治纳入美国人的财务规划。
过去三年,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成效显著。全国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超过5.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从3.3亿千瓦增长到13.8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由“十三五”末的77%提升至目前的91.2%★■■。
一是出于对ESG对经济效率影响的担忧,部分群体认为ESG投资是左翼推动的政治正确运动,这会限制企业的自由发展★■★,降低投资回报,增加监管成本和风险■■■★◆。
在国家■★■■◆■“双碳◆■”政策的影响下,ESG的精神内核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因而近年来受到诸多公司的高度重视■◆,发展步入快车道。在这其中◆■■★◆★,ESG投资和ESG实践成为最直观的发展成果。目前◆★★★◆◆,ESG披露工作虽然还处于实操探索阶段,但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它不再仅仅停留于上市公司自愿开展的阶段◆★■,而变成必须披露的企业“体检报告”和■■★“第二财报■★◆■”。
10月27日★★◆■■★,“2023年大湾区可持续金融论坛”在深圳圆满举行,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以下简称◆■★★“社投盟★◆■”)、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邀请政府机构、学术界◆★★◆■、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重磅嘉宾◆◆◆■◆★,以“可持续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可持续金融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实践。会上,由国新咨询和嘉实基金联合出品的可持续金融领域最新前沿成果《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价值发现白皮书》首次重磅发布。
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首批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分别为《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S1)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S2)。
9月14日,路博迈基金发布公告称◆■■■,其旗下第三只产品路博迈中国绿色债券将于近日发售★■◆■◆■,发售期为9月18日至12月18日。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不投资于股票■★★★,也不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除外)、可交换债券。
创业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它不仅为众多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融资机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而且通过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助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同时,从与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签署机构数量来看,2017年以来★◆★■★,我国签署UNPRI的机构数量开始有明显增长◆★◆★,尤其是2021年“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签署机构数量激增■◆◆★■。截至2023年10月31日★■,我国已有136家机构签署了PRI原则。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全国工商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晓刚分析认为◆◆★★■,中国制定ESG标准时,既要注重与国际接轨,也要结合中国特色◆■★■,要为全球治理提供最好解决方案和智慧的有效路径。
此外■★◆■■,各行业ESG报告披露率快速提升■★◆。2020年~2023年◆◆■■,申万一级行业ESG报告平均披露数量连续提升,分别为31.8家◆◆◆、36家、46■■★.9家和59家,整体进入加速期◆■★◆★;各行业ESG报告平均披露率分别为32%、33■◆■■.1%◆★★■■◆、38%和44.1%,披露率持续增长,其中银行、非银金融■★■■★◆、钢铁行业的ESG报告披露率稳居前三。
《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政策和市场继续平稳有序发展,呈现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焦点、以信息披露和产品增长为抓手、保险行业整体加速的特征。2023年,我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仍然保持较高速增长态势,但构成结构仍不均匀。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可统计的中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合计33.06万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余额28.58万亿元,可持续证券投资市场(包括可持续证券投资基金、可持续债券和可持续理财产品)总额为3.66万亿元,可持续股权投资约为0■◆◆★■.82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ESG方面人才的稀缺性日益凸显,上市公司■■★◆★★“高薪抢人”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从绝大多数打工人关心的薪酬来看,ESG职位绝对算是★■★“香饽饽”,不仅年薪高,涨幅也大◆◆■。
但需要提醒的是,当前ESG行业真正的就业人数还比较有限,且门槛相对也较高★★■◆■,并不适宜没有相关经历的求职者闷头进入。此外,ESG岗位高薪的消息也常被用来推销考取ESG相关证书的课程,大家关注之余需提高警惕★★。
随着ESG理念不断深化◆■◆,不仅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ESG发展,ESG投资标的也在不断扩容,今年来由多只央企ESG指数密集发布◆■★★■。
2023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第三年,这三年来◆★,随着“双碳”进程的稳步推进,ESG理念在国内的推广落地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ESG理念越发深入人心◆■★■■◆。
该文件将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专项报告提供参考,有利于其高质量完成“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市场定价功能引导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步伐加快,ESG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效和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维度■◆★■,愈发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与投资者的热捧★★■◆◆,也为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长期以来国外ESG评级机构对中国上市企业ESG评级系统性偏低,实际上中国优秀上市公司ESG发展水平与全球大企业基本相当。因此◆◆◆★■■,近年来呼吁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注入新的理念,加快构建、完善既对标国际,又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此外,央企ESG信息披露规范也获新进展■■■◆。8月,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
业内分析■◆◆★■,ISSB这两项准则的颁布,是全球可持续披露基线准则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提升全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问责制和效率◆◆★,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